母亲离我们而去,整整十周年了,每每想起她,心里总是充满了无限愧疚和莫名的酸楚。按照我们中国人的观念,养儿是为了防老,母亲一生把我们六兄弟抚养成人,可没有享过一天清福,而她给予我们的却是很多很多,生活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她的爱就如一盏灯,温暖了我的心,照亮了我人生前行的路。
小时候,留给我难以忘怀的记忆就是饥饿,在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粮食是按口粮分给的,我家里人多,只有父母是劳动力。劳力少,小孩多,分到的口粮自然就少,小孩又往往吃掉大人粮,自留地里又不允许长“资本主义尾巴”家里能充饥的东西少得可怜。每天,母亲总是变着法儿似地弄好饭菜,端上桌子,让我们兄弟几个先吃,我们争先恐后一拥而上,争着吃。有时就像风卷残云般一扫而光,也没有顾及父母后来吃什么。在我的记忆中,母亲吃了半辈子的剩饭剩菜,经常两顿当三餐。
记得读小学五年级时,有一天,放学晚,我路过人家的菜园地,看见几棵玉米秆上长着圆滚滚的玉米,便钻进去掰了三个又大又长的,慌张地塞进书包,一溜烟似地跑回家。父母干活还没有回来,趁此机会我将它们煮好,香喷喷的,自己先吃了一个,留下两个给父母,想给他们一个惊喜。父母从地里回来,母亲一回家,放下锄头,就进厨房弄饭。我随她进了厨房,揭开锅盖,想给她一个意外。“妈,你吃一个吧。”我拣起一个递给她。她接过去,并没有感到意外,只是目不转睛地看着,平和地问:“你是从哪儿弄来的?”“你就吃吧,反正没有人知道的。”我劝母亲吃。母亲不高兴了,但并没有发怒,硬要我说出来,我执拗不过,只好如实和盘托出。她拿起两个玉米,牵着我要去给人家赔礼道歉,我很不情愿。正好父亲进来,问明事由后,见我不情愿的样子,就说:“既然人家不知道,就不要为难孩子,下次不能这样了。”母亲倒是有点恼怒了:“孩子小,不懂事,你也老糊涂了?你没有听说过,‘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吗?你这样惯着孩子,不是害了他一辈子吗?”在母亲的责问下,父亲变得不吱声了。我知道母亲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我只好答应她。母亲提着马灯领着我沿田间小路,来到了那户人家,令人家感到十分吃惊,母亲说明事由后,就要我向人家赔不是,我从母亲身后站前去,向他们鞠了一躬,赔了不是。母亲也说了许多表达歉意的话,说是自己教育孩子不得力,在生活上没有关心孩子,才导致了这样,请人家多多原谅。这家人看母亲这么诚恳,这么认真,也就没有什么责怪。事情完了以后,我跟着母亲回家,她提着灯在前面走,我紧步相随,一路上,她教我怎么样做人,她说,人再穷志不能穷。她的话深深地触动了我。她的爱就如她提着的灯,照亮着我前行的路。
我们的成长一直是在母爱的光辉照耀下成长的。当年,不管家里怎样的穷,母亲从来不让我们辍学,她说,不读书的人就难有出息。我们兄弟六个至少是高中毕业,三个读了大学,父母真是很不容易。
83年,我参加高考,虽然考得不理想,但是还是录取了专科学校,我成了我们村里恢复高考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母亲心里不知有多高兴,当我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母亲脸上挂满了笑意。清晰地记得那一天母亲送我去开学的情景,那一天,一大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