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铁壁关,是悬在所有人心头上的一根刺。
倘若搁在半月以前,朱慈煊或许和李定国一样,对坚如要塞般的铁壁关束手无策,高耸的城碟,坚硬的城门,女墙与山峦相连,仿若一体,当真是飞鸟不可逾越,贸然进攻,必经会成为任何攻城者的修罗坟场,人员损失不说,时间也远远划不来,要知道,吴三桂大军可紧紧咬在后面。
李定国不能犯错,朱慈煊也一样,即便皇帝亲自下了诏书,大军也不能轻举妄动,这可关乎到数万人的脑袋。
铁壁关无疑是一颗铜豌豆,啃不下,捣不烂,更无法从视线中抹掉,来时的一路上,朱慈煊都在苦苦思索破解之法,脑袋都大了一圈,如果无法短时间内拿下这座雄关要塞,不但他们出不了缅地,见不到李定国,连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是问题,而什么攻占缅都,迎还圣上,更是痴人说梦的妄谈,久而久之,朱慈煊和所有人一样,都陷入了要人命的定式思维。
然而,就在几天前,一次夜宿荒村的奇遇,竟然让眼下的死局,霍然瓦解。
密道!
那条连接滇缅两地的神秘小道!
毫无疑问是把从天而降的破局钥匙!
朱慈煊的手微微起了颤抖,脑海中一遍又一遍地回想着当时的点点滴滴,原始村落,中原遗民,阿叔公,小玲珑,韩九,掸族人.....
就是那条明末先民为了躲避饥荒和战乱而背井离乡的幽敝小径,让他们顺利离开缅地,深深勾勒在朱慈煊脑海中,与此同时,也宛如脐带般连接着缅甸的永历朝廷和外面的李定国大军。
试想如果率军从密道中通过,就能轻松绕过铁壁关,仅仅三天不到,便可以神不知鬼不觉的杀到阿瓦城下,皆时,万马齐啸,攻下缅甸王都只在旦夕之间.....
想到这,朱慈煊心中激动不已,而激动之中更夹杂着一份慨叹,那些隐姓埋名,客死他乡,甚至失去国家的人,竟会有朝一日,成为拯救大明于危亡的英雄!
“终究有一日,孤会带你们离开,阿叔公,中原才是吾乡。”
朱慈煊轻声默念,随即猛然睁开眼,英气骤然逼仄。
“晋王!”
闻言,李定国愣了一愣,忙道:“臣在!”
他刚才一直在思量着破关之法,却越陷越深,甚至还因为无法骤攻而心存内疚。
“眼下咱们有多少兵马?”
朱慈煊问。
李定国思量片刻,如实回答:“臣部下有六大营,破虏营,怀远营,骁骑营,宣武营,兴振营,敢烈营,及一个卫属斥候队,还有各地的土司兵,散兵,辅兵,加起来,共三万七千众。”
李定国为三军统帅,自然对此如数家珍,他只是有些心存疑虑,太子殿下为什么突然问这些?莫不是要他下令强攻?又或者其他的非分要求,心中缓缓起了不好的预感,但冷不丁的抬头瞧了太子一眼,有打消了这个念头,太子眼神坚毅,眉梢如棱,浑不似一般的天潢贵胄,胆怯惜命。
“晋王手下无庸兵,孤相信这三万七千人必定个个都是精锐之士。”
任李定国如何想,朱慈煊却在心中盘算着,这三万精锐一至缅都,无疑于天降神兵,任那些缅地蛮子如何抵抗,也会被尽数荡平了,试想白文选四千步骑就能把缅军打的满地找牙,三万人就更别提了。
朱慈煊又道:“幸得皇明庇佑,孤来时,于崇山峻岭之中,发现一处密道,我等就是沿着这条密道找到了晋王。”
话中自是对中原遗民等等的奇遇隐而不提。
“密道?”
李定国呀然失声,转战滇南几年,还从没听说过什么密道。
“殿下所言是真?”
“千真万确”
朱慈煊拍了拍胸脯,“晋王如果不信,可把孤同行的人叫来,一问便知。”
“臣不敢”
李定国没再答话,只捏着胡须。
“晋王明日发兵,从密道中经过,一路向南,用不了三五天,就可以直入缅都。”
朱慈煊又道。
李定国抬头瞧了瞧太子殿下,又把头低了下去,始终没有急着回复,朱慈煊却从这微妙的眼神中,看出了不一样的意思。
二人的眉梢都徐徐皱起....
任朱慈煊如何胆略过人,知晓先机,在外人眼中终究是个半大的孩子,未当过一天兵,不晓得沙场上的凶险,更不懂兵戎之事,还需要多加历练历练,他的话能有几分可信度?再者,就算把其他人叫来,李定国未必全部相信,锦衣亲兵,贴身太监,都是天家近侍,让他们做旁证又能有几分真?李定国确实谨慎过头了,但也怨不得他,因为三年前,永历帝和他的小-朝-廷,就是不顾其千叮万嘱,听信谗言,执意入缅,当时的理由是“南下求援,力助卿等”
,如今又落到了何种田地?李定国当时的确受了诓骗。
本书简介玄武门的风云,三界的混战,异界的奇幻复杂的身世,绝世的功法,神奇的妖兽他如何一步步走向强大PS本书绝对不会太监,每日更新,亲们放心收藏。pq第五卷发布在了公众章节。重分了分卷请大家按卷名阅读,给您带来不便请见谅。)...
她以为就这样死了,埋葬的还有她的爱恨情仇。重生回到了自己六岁母亲离开的原点。这一世她不会再做那个为爱情痴傻的女人,这一世她要为自己而活。...
不平凡的人注定要忍受不平凡的孤独。在孤独中前行,在孤独中崛起,在孤独中睥睨天下。已有老书(明末小平民)和(穿越大明之汉骨永存),大家可以去围观阅读,人品保证,新老书友可以大胆投资和收藏,也可加企鹅群,六一九零四九二二七,谢谢大家。...
随着后世教高中的历史老师赵昊辰的穿越,明朝后宫中的小太监陈默,不但多了段关于后世的记忆,裤裆内,还多出了团身为太监本来不该出现的东西,是福还是祸?有人说明之衰亡,不亡于崇祯,而亡于万历,真的是这么回事么?黄仁宇在万历十五年当中这么写道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一个小太监,真的能够改变这一切吗?书友群三四七一九二三三六,喜欢本书的可以加一下。...
他出身一个代号为英雄的特种部队,因为一次任务的失利,被强制退伍。离开了部队的他,开始学习过正常人的生活。他自学了课程,报考了一所名牌大学的考古专业。又在开学之前,被某个大集团看重,成为校花的贴身保镖,...
天才炼药师魂穿成尚书府花痴二小姐。本只想掩去风华怎奈原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