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人们有意识地利用这类混合物的这一性能,火药就被掌握了。
经过炼丹家们不断的改进,大约到晚唐时期(九世纪末叶),中国发明的黑色火药便正式出现了。
当时发明的火药,现在叫黑火药;因为它呈褐色,又有人叫它褐色火药。
它是硝酸钾、硫磺、木炭三种粉末的混合物。
这种混合物极容易燃烧,而且燃烧起来相当激烈。
这是因为硝酸钾是氧化剂,加热的时候释放出氧气。
硫和炭容易被氧化,是常见的还原剂。
把它们混合燃烧,氧化还原反应迅猛进行,反应中放出高热和产生大量气体。
假若混合物是包裹在纸、布、皮中或充塞在陶罐、石孔里的,燃烧的时候由于体积突然膨胀,增加到几千倍,就会发生爆炸。
这就是黑火药燃烧爆炸的原理。
和其他发明创造一样,火药的发明也经历了一个长时间的实践和认识过程,随着生产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而逐步完善。
火药应用于军事以后,在制造技术上和性能上逐渐有所发展和提高。
北宋仁宗时(公元1040年左右),以熟悉法令典故而著称的宰相曾公亮等编写的军事著作《武经总要》前集卷12里,已经详细记载炮火药、蒺藜火药、毒烟火药的配制方法。
火炮药用焰硝四十两,硫磺十四两,木炭十四两,外加竹茹、麻茹、清油、桐油、磺蜡、干漆、砒磺、磺丹、定粉、浓油等。
其组配比例为硝50.6%、硫磺26.6%、木炭22.8%。
蒺藜火药用焰硝四十两,硫磺二十两,木炭五两,外加竹茹、麻茹、小油、桐油、沥青、磺蜡、干漆等。
其组配比例为硝50%、硫磺25%、木炭25%
制毒药烟球用焰硝三十两,硫磺十五两,木炭五两,外加巴豆、砒霜、狼毒、草乌头、磺蜡、竹茹、麻茹、小油、桐油、沥青等,其组配比例为硝49.06%、硫磺24.8%、木炭25.6%;
上述三个火药配方说明,用硝石、硫磺、木炭为基本原料,再掺杂一些其他物质,就可以配制成不同性能和用途的火药。
这三个配方,既是经过宋军试用改造后优良的定型制品,又是各地配制火药的样本。
其硝、硫、炭之间的组配比率,渐趋合理。
但是,和现代黑色火药比较,这三种火药的组配率还有一定的差距(现代黑色火药的标准配方:硝75%、硫磺10%、木炭15%),由于氧化剂硝石的含量太低,供氧不足,低熔点可燃物硫磺的含量太多,又掺有很多其他成份,其性能只具有纵火、散毒、放烟的作用。
《武经总要前集》所载“霹雳火球”
就是按上述第一配方而制的,它也不是爆炸性火器,名为霹雳,是由于火药后竹竿爆裂,发出很大响声,又由于竹竿爆裂,球体内的炽热瓷片散飞附近,可以伤人,所以说它有爆炸性火器的萌芽。
由此可见,北宋初期的火药,一方面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另一方面配方成份也很复杂,还是一种低级火药。
北宋末期所出现的“霹雳炮”
、“铁火炮”
,其中装药则肯定已经是具有爆炸性能的火药了。
宋元两朝,战场上出现了各种火器,应用日益广泛。
战争的需求促进了火药性能的不断改良。
到了元代,火药配方中硝的含量已经明显增加,达到了60%,硫磺和炭各占20%左右。
制造工艺也有所改良,减少了杂质,剔除了火药中的缓燃物质,成品多为颗粒状,具有了较大威力。
到了明代,火药的发展取得很大的进步,达到了更高的水平。
成书于明代前期的《火龙神器阵法》,记载了多种火药配方,并提出“必要知药性之宜”
一场盛大的认亲晚宴,实则精心设计的陷阱。信物被夺,落入虎口,成为家族联姻的待宰羔羊。权倾天下的他从混乱的人群里走出来,牵她的手带她离开虎口。遇到林慎哲之前,沟沟坎坎遇到林慎哲之后,一马平川。可可,我找了你十年这一次相遇竟是久别重逢。...
从讥言讽刺到艰辛创业,为了二叔,为了更好的未来,李阳用自己的双手闯出一条致富之路。...
特种教官刘镒华重生之官途情路!尽说官路事,欢愉情路间。岁岁岁月红,月月尽欢颜!一场迷梦让特种教官刘镒华回到20世纪的武警部队,随之而来的一场枪击案让他机缘巧合当上了公安局长的特别助理!所长局长县长市长省长刘镒华自此踏上官路!官路上--他封疆大吏!军中--他拜上将军!情路上...
明朝嘉靖年间,一名死于车祸,却拥有高明医术和懂得气象学的魂魄,穿越并附身于没落家庭的死者李文轩身上。打起道士的旗号,既不搞封建迷信,又不当江湖骗子的他,开始了一段结婚生子,治病救人,匡扶社稷,开山立派最终,他把一个曾经衰弱的家庭发展成为了一个天下间极其富贵而繁盛的大家族。...
雷波成为天道代言人,习得圣言经,在平行世界赏善罚恶,他该怎样一步步让人建立善恶观最终成为新的天道掌控者?福祸吉凶生老病死富贵荣华,万事万物都在我一言...
一代特种兵王秦少虎秘密退役,归隐都市,邂逅如花似玉的千金大小姐,两情相悦,却受情敌威胁。一怒之下,他左手江山,右手美人,大杀四方。多年以后,他叼着雪茄,问身后一群兄弟,那滔滔江湖,除哥之外,谁敢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