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春秋决狱(第2页)

的两个重要的原则。

(一)“原心定罪”

董仲舒曾说:“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青。”

4即根据案情事实,追究行为人的动机;如犯罪人主观动机符合儒家“忠”

、“孝”

精神,即使其行为构成社会危害,也可以减免刑罚。

相反,犯罪人主观动机严重违背儒家所倡导的精神,即使没有构成社会危害,也要认定犯罪给予严惩。

在《太平预览》里有这样的两个判例,体现了“原心定罪”

这一基本原则。

判例一:子误伤父。

“甲父乙与丙争言相斗,丙以佩刀刺乙,甲即仗击丙,误伤乙,甲当何论?或曰:殴父也,当枭首。

论曰:臣愚以为,父子至亲也,闻其斗,莫不有怵惕之心,扶仗而救之,非所以欲诟父也。

《春秋》之义,许止父病,进药于其父而卒,君子原心,赦而不诛。

甲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

判例二:夫死再嫁。

“甲夫乙将船,会海盛风,船没溺流,死亡,不得葬。

四月,甲母丙即嫁甲。

欲皆何论?或曰:甲夫死未葬,法无许嫁。

以私为人妻,当弃市。

议曰:臣愚以为,《春秋》之义,言夫人归于齐,言夫死无男,有更嫁之道也。

妇人无专制擅恣之行,听从为顺,嫁之者归也。

甲又尊者所嫁,无淫之心,非私为人妻也。

明于决事,皆无罪名,不当坐。”

5

“原心定罪”

更加看重主观的动机,这较之结果责任原则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由于“儒家经典文意深奥,内容笼统,甚至前后矛盾”

6,因此,以《春秋》断案,在实际上是以司法官吏的主观臆断为转移,这就加大了司法的腐败,司法官员甚至统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统治需要而曲解儒家的经义,而不能真正的作到“原其心”

,使冤假错案频频发生。

国学大师刘师培曾说“名曰以经决狱,实则便于酷吏舞文”

7。

二)亲亲得相首匿

“汉宣帝地节四年,宣帝诏曰:父子之亲,夫妇之道,天性也。

虽有祸患,尤蒙死而存之。

诚爱结于心,仁厚之至也,岂能违之哉?自今子首匿父母,妻匿夫,孙匿大父母,皆毋罪。

其父母匿子,妻匿夫,大父母匿孙,罪殊死,皆上请廷尉以闻。”

8这是将亲亲相匿观念正式确定为刑罚原则。

亲亲相匿是指近亲属之间可以隐匿其犯罪行为,不受法律惩罚或减轻刑罚。

但是触及到封建统治稳定的谋反,大匿罪及其他某些重罪直接侵犯皇权,或严重破坏封建统治秩序,亲属之间还是有揭发的义务。

《论语子路》中记载了孔子这样一句话:“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本月排行榜
本周收藏榜
热门小说推荐
第一暖婚:总裁大人,非诚勿扰

第一暖婚:总裁大人,非诚勿扰

一场盛大的认亲晚宴,实则精心设计的陷阱。信物被夺,落入虎口,成为家族联姻的待宰羔羊。权倾天下的他从混乱的人群里走出来,牵她的手带她离开虎口。遇到林慎哲之前,沟沟坎坎遇到林慎哲之后,一马平川。可可,我找了你十年这一次相遇竟是久别重逢。...

寒婿

寒婿

从讥言讽刺到艰辛创业,为了二叔,为了更好的未来,李阳用自己的双手闯出一条致富之路。...

官路

官路

特种教官刘镒华重生之官途情路!尽说官路事,欢愉情路间。岁岁岁月红,月月尽欢颜!一场迷梦让特种教官刘镒华回到20世纪的武警部队,随之而来的一场枪击案让他机缘巧合当上了公安局长的特别助理!所长局长县长市长省长刘镒华自此踏上官路!官路上--他封疆大吏!军中--他拜上将军!情路上...

明朝第一道士

明朝第一道士

明朝嘉靖年间,一名死于车祸,却拥有高明医术和懂得气象学的魂魄,穿越并附身于没落家庭的死者李文轩身上。打起道士的旗号,既不搞封建迷信,又不当江湖骗子的他,开始了一段结婚生子,治病救人,匡扶社稷,开山立派最终,他把一个曾经衰弱的家庭发展成为了一个天下间极其富贵而繁盛的大家族。...

我不是乌鸦嘴

我不是乌鸦嘴

雷波成为天道代言人,习得圣言经,在平行世界赏善罚恶,他该怎样一步步让人建立善恶观最终成为新的天道掌控者?福祸吉凶生老病死富贵荣华,万事万物都在我一言...

大小姐的兵王保镖

大小姐的兵王保镖

一代特种兵王秦少虎秘密退役,归隐都市,邂逅如花似玉的千金大小姐,两情相悦,却受情敌威胁。一怒之下,他左手江山,右手美人,大杀四方。多年以后,他叼着雪茄,问身后一群兄弟,那滔滔江湖,除哥之外,谁敢称人物?...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