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K大众多的学生社团中,惊月诗社是资历最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50年代初。
那时候K大文学院刚成立,一些爱好诗歌的老师和学生常聚在一起谈诗、论诗,便形成了诗社雏形。
1956年在国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的背景下,惊月诗社正式成立。
惊月,据说是取自“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一诗。
可之后质疑者甚多,按照“主语+动词”
的文学结构,应该叫做“月惊”
。
但这名字的谐音早被用于认知度更广的名词上,自然不可冒用。
上世纪80年代,大学生诗派强势出现。
正是在K大文学院诞生了大学生诗派的第一梯队——徐敬亚和王小妮。
其中徐敬亚的《崛起的诗群》被称为朦胧诗运动的里程碑——“三个崛起”
之一,被写入大学中文系的课本,作为《当代文学史》的重点篇章而广为传诵。
之后的惊月诗社就出现了新体诗远胜旧体诗的局面,有任社长想改名“惊月”
为“净月”
,说是为了致敬新体诗中重要的诗派“新月派”
。
支持者表示:‘惊月’一词绝对不是来源于‘月出惊山鸟’,明明是惊动山鸟,月如何能惊?惊字太躁,不符合月亮的闲静气质。
‘净月’则有一种‘守得云开见月明’之感,并且可以双关长春著名景区净月潭···
反对者表示:‘惊月’名称有着很深的历史厚重感,更变名称毫无道理。
甚至还有刻薄者指出,‘净月潭’名称的出身并不高贵,本身是伪满洲国总理大臣郑孝胥的二儿子,时任伪满洲国国都建设局局长的郑禹所起。
全社展开了激烈争论,支持者和反对者唇枪舌战,双方各不退让,甚至惊动了整个文学院。
最终文学院全体学生投票表决,保留了“惊月诗社”
的称号。
2000年以后,惊月诗社不满足只局限在文学院发展,想要做大做强,广纳学校贤才,打出了“文学无专业,人人皆诗人”
的口号,大量吸收工科、理科专业中爱好文学之人。
经历了三任社长的努力,惊月诗社一跃成为K大第一学生社团。
招生门槛低,诗社成员免不了鱼龙混杂,极大地拉低了惊月诗社的艺术下限。
诗社某成员在《K大文学报》曾有一篇《听雨》:
我
偶然
听到雨
一滴一滴
地落下
还是
雨
滴滴
落下时
被我恰巧
刘备赏我十万袋辣条吧,我军少了辣条几无斗志!曹操我已经三天没抽烟了,焦急的紧呐!孙权最近小黄书还有没新番,痒痒的紧呐!乔国公儿女今年才几岁卫侍侃油肥节目播出后很多姑娘找到了对象…张飞限量版的虎鞭酒还有没货…三国大超市明码标价,童叟无欺,铜板,银两,黄金宝物统统拿过来兑换,我柳风要刮地三尺。QQ群175484452,欢迎交流。...
他是福全(渔317)号灭船案唯一的幸存者,十岁那年,他和整船的尸体一起,在混杂着血腥味的海风中,漂了17个白天18个夜晚,获救后,他被世界著名的心理创伤专家马二丰教授收养。十年之后,教授去世。他和他的兄弟姐妹,遵照教授的遗愿,踏上了那条教授为他们留下的绝顶航路...
公元2o97年,科技高度达的人类在转瞬间迎来了不知何处出现的怪物们的攻击,节节败退的军队,趋于崩溃的经济,苦苦挣扎的各国政府,这一切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战斗,只有不断地战斗才能活下去,最终揭开一切谜底。新书烽火晚清已经布,这本书我吸取了之前的一些经验教训,想必会有进步的,大家如果有空,还望来捧个场哈,问道者在这里感激不尽。...
回到家发现,我爸的情人竟然穿上衣服,我拒绝!谁的年少不轻狂,谁的青春不张扬?白手起家,泡遍天下,我用一腔热血,书写属于我的辉煌人生。作者扣扣176955310倾世天姿书友...
这是一个修仙的世界,这个世界没有神道,更没有神灵。这个世界天道不全,无阴司赏罚,无神庭管理。看潘浩如何开创神道,立下神庭!完善天道一脉!...
一朝重生,她斗庶姐,虐姨娘,踢走前渣男,弄残白莲花,再拐个忠犬尽情逍遥快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