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我和文焕被召入静室。
静室是清云最为神秘的地方,也可以说,这儿是清云真正的权力中心。唯有掌握帮中最高机密之人方得踏入此地。
你帮起初只在小县城,是为维护当地商业纠纷而产生的一个地方性势力帮会,展得却快,短短十数年势力扩张进入江南名城期颐。
一场豪赌,你得到了位于期颐城郊的连云岭,那几年亦是你最盛时期,财力势力极度扩张,不数年跃为离朝第一大帮,许多人才,如吕月颖、杨若华等原本都是别帮重要人物,差不多全是在那期间归于你。清云园随之建造起来,僻静处建静室,专门用于帮中最高层人物会晤、决议要事等,年复一年,有关静室的传说便在帮内众口相传,神圣而不可侵犯。
儿时,我曾因好奇问母亲,静室究竟是何许模样?
“你以为是什么样的呢?”她反问。
我把听来的告诉她:“在一个隐僻的山谷里,三面利用峭壁直接凿成,对外的一面,浇铸成铜壁铁墙。山腹里藏满暗器,一般的人,走不进十丈以内就会被暗器射得犹如刺猬,即使侥幸闯过,房子里面机关更多,步步凶险,绝对有死无生。”
母亲莞而微笑:“那我在里面,岂非要时刻提心吊胆,万一它机关失控了怎么办?”
她的笑容,柔和明净,如秋月映澄沼。
那是六岁以前的记忆,六岁以后,我很少再看到她真正的欢颜。
任由无边思绪不受控制地滑过,跟随领路的迎枫,从东部建筑群的后面,穿过山谷,继之一片树林,时密时疏,人迹稀少起来。
两旁是奇峰峭壁,?岩怪石,中间仅留一条供一人通过的夹道。顺夹道转了两个弯,面前豁然开朗,野花杂树,空谷鸟踪绝。想不到,就这样突兀而平淡地步入了清云中枢。
一排水磨矮墙,围着依山而建的三楹砖房。清云园最神秘的地方,竟是个完全不起眼之所在。
彭文焕也是对静室充满好奇,一路走来跃跃欲试,颇为兴奋,及见此,不由愕然,伸手抓了抓脑袋。
还是有些与众不同的装置,门前悬着一枚约五寸来长的黑色铁簪,一头浑圆,连着可供手握的柄。木门上钉着一块散八卦形铁片。迎枫拿起铁簪,在散八卦上连敲五下,三长两短,有不同的声音。
木门随之而开,一个满头白的老妪立在门内,看着我道:“两位请进。”
院落窄小干净,居中青石板路一尘不染。我和文焕踏上石径,身后门扉关上,迎枫并没跟着进来。
老妪在前引路,她走在旁边布满苍苔之处,一夜雨雪之后,泥泞地滑,那老妪白头盈然,躬腰驼背,行动迟滞,可不知怎样颤颤巍巍的迈出一步,总是恰好离我们有两步之距,走在青苔泥地,半点足迹都未留下。
我暗起凛戒,此人我从未见过,也从未听过母亲或别人提起有这么一号人物,其装束是最普通的仆妇打扮,可是单从走路的轻如狸猫、片叶不惊来看,其武功在清云园内只怕屈指可数。
那老妪走到静室门口,方才转身:“姑娘们在里面等候,两位请进吧。”她还是按照从前习惯,称谢帮主她们为“姑娘”可见是清云的老人。
房中有六人,谢刘而外,尚有许绫颜、方珂兰、赵雪萍,和杨若华。
那白老妪下去不久,又托盘献茶上来,到我面前,抬了抬头,我一惊,那双眼睛,透过混沌的外观,光芒一泄即逝,锐利深邃得惊人。谢帮主道:“菊花,没你的事了,下去罢。”
我猝不及防,骇然低呼:“菊花?!”
那老妪又看我一眼,屈膝为礼,悄没声息退了出去。
“云儿,不错,她就是菊花,三姐旧婢。”许绫颜柔声解释,同时安抚我震惊的情绪“你孩提间她还曾抱过你。她为清云办事,一去经年,回来以后,三姐她菊花就在静室住下,不见外人。”
菊花是母亲婢女,传有异禀,武功极高,对母亲忠心耿耿,后来不知因何故,消失不见。母亲常自提起她时,还略带怅惘。――只是听母亲言道,菊花比她仅长一两岁,怎会如此老态龙钟?头或可因故转白,但满脸皱纹如风干橘皮,腰佝背偻,那是七老八十的老年人才特有的体态特征。
谢红菁无意与我讨论这细枝末节,她双目炯炯向我看来,道:“云儿,你可知道我为何将你和文焕召入静室?”
“想是为了年后上京之故。”
“正是。我本来想着,时将年尾,大家不用太操心,安安乐乐地过完了年再说。没料到昨天冰衍院生了那样的事,我一天不加说明,想是你一天疑惑在心,反而过不了个安心年了。”
文焕插口道:“冰衍院生了什么事?我可也是是等急了,上京的日子,到今天我还不知道,成日里牵肠挂肚好不难受。”
谢帮主笑道:“你太性急,可今番大事,偏是急不得的。上京具体日子还在选,一方面也得看朝廷的意思。京都那边消息估计这两天就会过来,日子也就在这两天定了。这回我们上京,任务繁重,有好几件事必须一起办妥。”
终于提到正事了,我收回茫然无定的思绪,凝神听着。
清云与朝廷对立,相关不在少数,此次赴京,共有杨若华、宗质潜、彭文焕和我四个人。除质潜外,其余三人都有双重身份,既代表清云,也代表各自家族。连宗家在内我们这些家族与清云无不有着千丝万缕的紧密关系。
其间,杨若华与皇族最为密切。玉成帝之父德宗皇帝,第一位皇后为杨氏,杨若华是杨皇后侄女,从小受德宗宠爱,册为秀苓郡主,本是有意将其许与十皇子,杨皇后之子康王。后杨氏被废,这桩婚事不了了之,杨若华嫁给另一个宗室子钟羽稽,算来也是玉成帝堂兄。宇亲王废帝自立,钟羽稽是宗室中反对最为强烈的一个,或多或少也是受清云影响之故,受削革后郁郁而故。
彭文焕系秦州总兵彭岳勖之子,彭总兵在夺朝时并未明确表示立场,但由于他与清云密切的关系,当然被视为眼中钉,成宣二年与瑞芒交战,兵败身亡,其妻张恒贞也在军中,被不分情由的军民诬为魔巫,火焚而死。
文家乃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我父亲文恺之系前朝状元,官至兵部尚书,力保先帝而故。我母亲当时已故,皇封晋国夫人亦被追夺。
宗家世代皇商,与新朝作对,从而被削去皇商。但宗家控管河运,掌握了整个江南的商业命脉,政治、军事上处于强制地位的新朝,却在经济上无法抑制或取代宗家遍布南北的事业。
清云本身号称天下第一帮,与这些家族命脉相连,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僵持十年,你固然是元气大伤,朝廷从各个角度来讲,亦是急于修好,从而使其他错综复杂之关联亦恢复正常。
这是我来清云之前,所知全部讯息。
“德宗皇帝陛下先后立两位皇后,计有十七位皇子六位公主。”
在我以为谢帮主将要提起那拥有玉和璧的女孩时,她的思绪却飘落到很远很远。
“大离朝血统高贵,皇帝选定皇后,程序之繁琐为各国罕见,需择定吉日良辰,求天和觅时机,开宗庙祭祀天地归认血缘,以使出身本就高贵的皇后成为皇室血统所承认的一员。择定皇后大选之时机往往数年才有一次,可归认血缘并非每人都能成功,每次认血如不成功,那一次就不能再接着认一个预选皇后。鉴此,一朝帝王后位悬空的现象并不罕见。大离立朝迄今有十帝无后,太子只得单亲归认血统。当皇帝无子,便不得不在帝王血缘最近的宗室子中择定人选。”
谢帮主所讲的这些,离国子民无不尽知,但文焕从小随高人入山学艺,外间之事极少听说,很感兴趣,问道:“选宗室子,是否同样需要归认血缘?”
帮主肯定地点头“无论皇子抑或其他被选出的宗室子,只有单亲通过验证的话,并不表明其血统是最纯正的,唯有通过归认血缘这一关,才被视为被皇室血统所承认。通常为避免这种情况生,如立了皇后,而皇后数年未育,这位皇后就会被废。由于皇后本身立而不易,不育几乎是废立皇后的唯一理由。”
文焕迷惑地道:“既是如此,德宗皇帝的杨皇后何以会被废?――现在的皇帝可不就是她的儿子?”
谢帮主微微一笑,道:“杨皇后被废,至今是个悬案。离朝帝君不拘男女,但总以子裔为先,如皇后只生女儿,也确有可能被废。可杨皇后育有三位皇子,实在毫无被废的理由。那位陛下那位陛下啊”她沉思着说:“德宗陛下特立独行,出人意料之举甚多。尽管如此,废后一举仍然是他一生行事中最为荒诞离奇之举。上面提到的种种,可想而知,皇后如要被废,必定是为了维持血统。无故废黜皇后,往往引起极大风波,因为在皇后有子女的情况下,废黜皇后不但意味着血统分散,也意味着独一无二的权威被转移、削弱。
“事实上,历代更换皇后之例少之又少。德宗以上,足有七代,未尝有过此举。在皇后与太子并没有能够召诸天下之重大过犯的情况下,德宗下旨废黜皇后,原因――只不过是宫内传言蛊患。陛下向来心思慎密敏锐,而这一回,却因这不足凭信的一鳞半爪,雷霆大动,废黜杨皇后并贬太子为庶人。任朝臣进谏无效。其后三年多不设中宫,直至十二皇子颉王立为太子,莫贵妃才母凭子贵,母仪天下。
“莫皇后有二子一女,长子颉王即为玉成帝,次子显亲王于倾朝之难护驾身亡。
“先前被废的杨皇后有三子,太子贬为庶人自刎以死,十皇子亦被牵连,不数年逝于横祸,所余唯有三皇子,德宗陛下在时,三皇子贬在外地,玉成帝怜其无辜遭殃,即位后即调入京师并还他敕封。宇亲王逐步掌握京师兵权,连积战功,终于生了破璧之祸,宇亲王即位。”
在提到十年前的倾朝之变时,谢帮主语气亦不激愤,只轻描淡写的一句带过,无疑是承认了清云与朝廷真心和好的事实。
我隐隐猜到她将要提到何事,深为不安起来。
室内寂静,谢帮主陷入沉思,其他人无意开口,连文焕也想不出要问什么。
半晌,谢帮主方接道:“今上唯有一子,未成年而夭。这十年来,并无所出。朝中大臣纷纷上谏议立承继之人,意见分为两派。一派大臣以为,以血统而论,如今当立的只有玉成先帝之后,冰衍公主。另一派则认为,玉成帝有罪于宗庙,不能以其后人为裔,不妨从宗室子中遴选佳儿,无非是程序麻烦一些,可召天地精华以证其血缘。――虽然,显亲王也有一女,于宫倾时下落不明,很多人怀疑其并未身亡。但是由于莫皇后仅是母凭子贵,本身并未另开宗庙归认血统,因此此说不能令人信服。”
我试探着道:“那么,帮主以为,清云园站在哪一边?”
谢帮主并不再绕圈子,说道:“先皇唯有一女,册为冰衍公主,并把传国玉璧赐予公主。这也意味着,先皇在位之时,已选定公主以嫡长女身份,作为皇室继承人。而这位冰衍公主,目下已在我清云园内。”
“啊?!”全不知情的文焕,听到此处,忍不住轻呼。谢帮主向他轻轻颔,不加解释,但又不容置疑地说道:“先皇与清云渊源颇深,且有知遇之恩,无论在公在私,都当力主送冰衍公主回朝!”
我慢慢问道:“如今这位公主,皇上肯认么?”
谢帮主道:“今上登基前有一子未成年而夭,直到此时,再无子女。这样,杨皇后那一系已无直接后人。论血统,最有资格继任皇位的,仍然是玉成帝后之女冰衍公主。且大离丢失玉和璧,无法再行开宗庙认血统,找回玉和璧,公主还朝,正是两全其美之事。”
最后这点轻描淡写带过,却是最重要的一点。由于丢失玉和璧,连当今皇帝,也不曾开过宗庙认过血统,因此在某些门阀看来,当今成宣帝始终是名不正言不顺。虽以强权压下,可是这祸端的种子却不能不认为是一直掩埋着的,遇火即。清云之意甚明,若是不迎公主还朝,玉和璧势将留野,两必须兼美。
然而,那也许是举世瞩目的功勋之下同样也可能隐藏天大祸事,有言匹夫无罪怀璧有罪,更何况清云怀璧,谅非...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