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动静,翁忠桂转过头来,看到了在他家院子门口的江羽。于是马上站了起来,说道:“是钱公子啊,院子里乱,别过来了,小心弄脏衣服。”
他家院子里是有鸡鸭放养着的,现在的情况,地上的鸡屎混着院子里的泥,被雨水冲刷浸泡,想想也销魂。
江羽顿时打消了想进去的念头,尴尬地笑笑,问到:“情况怎么样?”
翁忠土摇摇头,说到:“楝树压坏了灶间,其它还好说,就是一根木梁砸下来,砸坏了锅。”
他们家的灶就只有一个眼,也就搁着一口锅,那么,这锅坏了,厨房算是报销了。
“其它还好吧?”
“其它还好,就是漏水的地方比较多的,辛亏你昨天提醒,把一些东西搬到你那里存放,不然都要泡坏了,真是感激不尽。”
“只要人没事就好。”江羽倒是说得云淡风轻的,这事没遇到她身上,所以她估计体会不到,继续说道:“先过去吃饭吧。”
“这……太给你们添麻烦了。”
“没什么啦,你们帮的忙难道还少啊?”
一大一小,一真一假,两个男人踩着泥泞的路过去江羽家。江羽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得艰难,翁忠田却赤着脚轻快地过去了。
到了江羽家,翁忠桂也不进去,就在院子里匆匆地吃了点,说是先要找人帮忙去搬掉那棵树,他好修房子。
现在,江羽家里不大的堂屋里,围着圆桌吃早饭的,都是女子。翁大哥家就有四个,是他的妻子、女儿、母亲,还有妹妹。
江羽家的早饭永远都是粥,不过比较厚,也不会饿。做这个,估计是最简单了吧。
只要把米和水放在粥罐里,前一天晚饭烧好后,把灶里的剩余的炭火灰烬扒拉出来,埋住罐子。这样焐一晚,第二天一早就直接有温热的粥喝了。
这种陶罐里焐出来的粥,香气在里面不容易散发,有一股浓香。而铁锅里熬的,有一股米的清香。两者都不错,不过,不管是什么粥,江羽都已经喝得皱眉了。
过粥的小菜也都是一次性采购之后,比较容易储藏,不太会坏的那种。比如今天的桌上,就是一碟酱瓜,一碟糟方,一碟红糖。
江羽家的粥是按她们三个人的量准备的,并没有多。翁家是自带材料来借锅灶用的,所以早饭与虞家不同。
翁家的女人门显得有点拘束,尤其是翁大哥的娘,借口坐着挤,拉着她女儿坐到灶间的小凳子里去吃了。
桌上的翁家人,还剩下翁大嫂这个孕妇和她的女儿。江羽只是好奇看看她们吃什么。看着好像是一碗菜汤,都是绿色只见似乎有些白色的片状物。
是年糕!现在看到这个才想起来,江雨穿越来后,都没有吃到过。后世什么超市都买得到的年糕,在这时,还是宁绍平原特有的食品吧。
虽然,后世有些少数民族打的糌粑也叫年糕,但是与这个不同的。这里的年糕是条块状的,初冬新米收进后,一次性做一大批,浸在水里,可以储藏半年。
那半年里,可以当作主粮来吃,直到夏天到了,年糕开始发馊发臭的时候,差不多也吃完了。
年糕食用起来非常方便,本来就是熟的,略一加热就可以吃,省时省力省柴,而且特别耐饥。它是普通百姓的首选,尤其是对于农忙时节起早贪黑去田里劳作的农户来说,是上上之选。
相传春秋时期,吴越相争,吴相伍子胥,用米做原材料加工成城砖,埋在城墙之下,并留下秘嘱,说是他死后吴国必定遭难,如果百姓断粮,可以掘相门得食物。
后来,伍子胥果然被吴王赐死,越兵围困苏州城,城里断粮后,大家试着挖相门城墙,果然发现这些城砖都是用米粉特制的,可以食用。靠这个,大家才度过饥荒。
然而,虽然年糕救了吴国城里的百姓,却在后来流行于古越国属地的宁绍地区。
江羽回过神来,发现视乎在盯着人家的碗,挺不好意思,却发现翁家小女孩萍儿却眼睛也往桌上的红糖瞄着。
在古代,尤其是生活条件比较差的人家,糖这种东西,算是高档食品了,一般不大能吃到。
于是,江羽就往自己粥碗里舀了两勺糖,把粥碗推到了萍儿面前。
萍儿不好意思地朝着她娘看。
“钱叔给你吃的,你就别不好意思了,吃吧,别辜负了钱叔的好意。”翁大嫂知道她女儿的心思,虽然是个乖巧的孩子,但毕竟还只是个孩子,何况确实好久没吃到糖了。
聪明的她,也看出了江羽的心思。顺手,她又把她女儿的那碗年糕汤端送到江羽面前,说道:“谢谢钱公子,萍儿她不懂事,让你们见笑了。你把你那份给了她,你没的吃了。萍儿她那碗年糕还没动过筷,如不嫌弃,就请吃了吧,饿着肚子可不好。”
宁云在一边看见,心里想着要么什么时候问村里人买点年糕,似乎羽儿对那个挺感兴趣,家里天天地喝粥,小孩子估计也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