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从长春宫回延禧宫,只是离开了一个多月,仿佛离开了一世,紫禁城里的一切都变得那么陌生,这来回走了无数次的宫道,她好像从不曾来过。当年去瀛台那么久,回来时也不曾觉得陌生,可现在红颜走在那望不到头的宫道上,内心彷徨不安。
好在这一天,皇帝亲临公主府安慰悲痛欲绝的女儿,答应她若是能将身体养好,在皇后梓宫离开紫禁城前,让女儿最后送母亲一程。世上再无人比他们父女更痛,也只有父女之间能互相体谅那生无可恋的绝望,和敬没想到皇阿玛会亲自来看她,突然失去母亲觉得从此无依无靠时,一直被她数落指望不上的父亲,及时地来到了她身边。
于和敬多少是安慰,可若是有的选,和敬宁愿皇阿玛一辈子指望不上,就让她一辈子靠在额娘的怀里。
圣驾回宫时,又遇上六宫妃嫔照着时辰来长春宫哭灵,本是众人对皇后的哀悼也是对皇帝的表示,没想到却惹来皇帝的不厌其烦,斥责她们道:“皇后生前最喜清静,你们在这里吵吵闹闹成何体统,各自在宫里哭便是了,若是挤不出眼泪的,就不要假惺惺的。”
皇帝极度悲痛情绪恶劣,从来对女人温和的他,竟当众对妃嫔冷脸,其中或有虚情假意来应个景的,但那些真心悲伤的人,心里就不好受了。不过眼下谁也不敢和皇帝计较,也实在不能计较,这些多年伴君侧的女人,远比大臣百姓更清楚帝后之间的情意,皇后这样突然走了,是把皇帝的心挖走了。
皇帝宣布将服缟十二日,之后的每一天都到长春宫灵前祭酒,而皇后生前最后所乘坐的青雀舫,终于被运进了京城,听闻是在城墙垛口处搭建木架、设木轨,木轨上满铺鲜菜叶使之润滑,千余名人工推扶拉拽,费尽力气,终于将大船运入京城。
而礼部因本朝《会典》无据可循,索性援引先朝《大明会典》所载皇后丧仪,联衔奏请外省一律照京师治丧,道是:大行皇后正位中宫,母仪天下,忽值崩逝,正四海同哀之日。
皇帝即刻照准,礼部算是保住了无过的名声。于是各省文武官员从奉到谕旨之日为始,摘除冠上的红缨,齐集公所哭灵三日,百日内不准剃头,持服穿孝的二十七天内,停止音乐嫁娶。一般军民,则摘冠缨七日,在此期间亦不嫁娶不作乐,天下臣民一律为国母故世而服丧,大清开国以来,尚属空前。
为了皇后的丧仪风光隆重,皇帝无所不用其极,谕令恭办丧礼处向户部支领白银三十万,以筹备丧事。如此巨大的数额仅用于一场丧礼,回想旧年和敬公主盛况空前的婚礼,隆重如此花销尚不足十万两,其中大部分还包括给公主的赏赐以及给科尔沁的赏赐,但眼下为了皇后一场丧事,皇帝竟直接问户部要了三十万两白银。
随着时间一天天过,浸透紫禁城的泪水渐渐被风干了,虽然失去母仪天下的皇后的意义,远重于一个不足两岁的小阿哥,但皇帝几乎每天都会增加出的对于丧事的要求,让皇帝过激的悲痛开始遭人非议。亲贵大臣们到宁寿宫请安致哀时,族中几位老亲王少不得提醒太后,该劝皇帝节哀,适可而止,这样下去会激起民怨,于皇后的名声威望皆不利。
太后起先听过则已,可这样的声音越来越多,而眼见得宫里如今再无大事,一切都围着皇后的丧事,白花花的银子如流水般淌出去,想到边境尚有战事吃紧,想到旧年罹患灾难的百姓还食不果腹,太后也是忧心忡忡。
这一日六宫在宁寿宫请安,太后便提醒妃嫔,该劝皇帝节哀,该劝皇帝为皇后举行体面风光的丧仪,而非一味地用金银去打造奢侈,皇后生前节俭谦恭,与眼下这风光全然不同。
妃嫔们表面上是听着,可出得宁寿宫的门,却少不得抱怨太后过于精明,这话她自己不去对儿子们说,偏偏推给她们。合着她们若是惹怒了皇帝,大不了被废被弃于冷宫,宫里不过是少一张吃饭的嘴,而她这做娘的若是在这节骨眼儿上和儿子过不去,那就是一辈子结下梁子了。
眼下妃嫔们皆身着缟素,无从前争奇斗艳的光景,白惨惨的人聚在一起,想找个什么人,一眼望过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