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均势的目的是防止霸权的产生,维护稳定和共同安全,防止战争等。运用均势所采取的手段无外乎结盟对抗强权,战后领土补偿,设立缓冲国,建立势力范围,外交干涉和外交谈判,削弱军备和扩大军备等。
19世纪以来的均势呈现四种主要类型。
1欧洲均势18141815维也纳会议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这一时期被称为欧洲的“和平世纪”,当时的均势不是全球性的,仅仅局限于欧洲。
2过渡性全球均势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列强冲突扩展到全球,均势格局冲出欧洲,带有全球性特点。
3两极均势二战后至60年代中期,反映美苏和东西方之间的冷战态势,影响波及全球。
4全球多极均势60年代中期以后反映美苏和东西方缓和关系和全球相互依存的发展趋势。
在当代,现实主义学派中最能把均势战略贯彻到外交决策中的当属亨利·基辛格。
基辛格提出依靠均势建立适合美国霸权需要的“和平结构”主张,这种结构是实现外交哲学的重要目标。而均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手段。在基辛格看来,原来的美苏两极格局已经变成了“五种力量中心”美、苏、中、日、西欧的多极格局。或称为军事上的两极和政治上的多极局面。就像枝形吊灯一样。
过去衡量均势的传统是看领土,一国靠实力征服别国领土,只要制止这种领土扩张便可以。但现在,国力的增长可以在一国领土之内实现,如发展核武器增加的实力要比扩张领土增加的多。核时代的均势有一些新的内容。
基辛格认为:1要明确国家利益是什么,这仍是均势的出发点。2要分析核条件下均势力量的性质,这是实力的基础。3要处理好核力量和政治影响的关系。4要分析核力量的优势和差距。5要注意核武器的运用和发展。6要重视核军备战略的研究。
斯坦利·霍夫曼和克劳德持一样的观点,认为历史上出现的均势是简单均势,当代的均势是复合均势。是由美苏中日和西欧组成的一种“五种体系”,其特点是均势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核竞争,核对峙。霍夫曼随后提出维持均势的四个条件。
1要有五到六个实力大致相当的大国并存共处。
2存在一个中心均势结构,有能力制止大国扩张行为。
3强国有某些共同的行为准则,以便能和平处理冲突和危机。
4建立一个有权威性的国际组织,以稳定国际均势体系。
但是,均势理论无力争得由美国独霸世界的目标,也无力挽回六、七十年代美国霸权衰败的颓势。这就促使美国人去寻找新的战略。60年代末,70年代初崛起额科学行为主义便是均势理论的修正派,也可以称为反对派。
代表人物卡尔·多伊奇认为在力量不完全均衡的情况下,集体安全比均势更加重要。前者强调国家不过是国际关系的行为者之一,反对均势学派视国家为唯一行为者,强调联系和沟通,所以该学派也称为沟通学派。首先,我们要说一下,什么是集体安全?
集体安全理论的认为,集体安全有两层涵义:第一层,建立稳定有效的集体安全保障体系,以集体的优势实力制止战争和侵略行为;第二层,不仅保障大国的利益,而且确保弱小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这是集体安全能否实现的关键。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
在沟通学派看来,集体安全比均势又四点优越性。
1能更有利对付别国侵略。2可以维护小国利益,因为在均势政策下,小国很容易成为大国牺牲品。
3集体安全是有组织的相对集权的国际体系。均势是分权的无政府国际体系。
4在均势情况下,国家之间的冲突是绝对的,合作是相对的。而集体安全恰恰相反,所以均势是竞争性的安全,集体安全才是合作性的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